School=Fun (2)-书迷是这样产生的
- Diana Lai
- Dec 18, 2008
- 4 min read
2008-12-19 01:45:48
养成阅读习惯增加Fun
在美国上学,孩子们确实没有太多家庭作业,不用“减负”,特别是周五和假期,老师不会布置作业,让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。老师也说了,个人的需求不同,他们也不反对家长给孩子另外的作业。但有一条,不管作不作业,老师特别强调的,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。阶段报告里都有一条让家长签名的:孩子一个月有多少小时阅读时间?
阅读无疑同样给孩子们边Have Fun边学习的机会。学校隔三差五会给我们发订购新书的订单,基本上来自一个儿童读物出版社Scholastic,比在外面书店买有各种不同的优惠。 你如果下订单,这个班级就有可能收到出版社的赠书(Book Corner就能慢慢积攒新书了),你还可以给自己孩子订的同时订一本送给他们班。当然你不订也没问题。还有些订单第一本是免费的,第二本寄给你看了如果不喜欢还可以退。总之确保你很容易就买到书来读。社区,学校都有图书馆,从小鼓励孩子泡图书馆的习惯。班上还推行Reading Program(读书活动),孩子们每天带回两本书和一张写有全班同学名字的读者名单,读完后要写读后感:你有多喜欢这本书?评价从一星到五星。你为什么喜欢?为什么不喜欢?然后在清单上把自己的名字划掉,第二天又去换两本。这些书插图包装都非常精美,内容非常好也非常迎合小学生的心理,有象诗歌一样押韵的,有幽默地把所有象声词编排一气的,有绘声绘色讲故事的,有从容淡定说历史的。有的长,一定要父母帮着读的,有的短,孩子自己能念,增加成就感。
儿子积极地参加了这个活动,基本上在两个月里,上学当天一天不漏地读两本书,长了不少见识。举几个例子,有一天我们读一本动物园的老虎饲养员养大一只孤儿小老虎的书,先不说里面的爱心故事,朴素情感,我要说说的是这本书生动地给孩子们介绍的四种图表(我记得在我们的时代,很晚才接触到图表,更晚才用上它们!),有Picture chart(形象图), Bar Chart (柱状图), Line Chart(线状图), Pie Chart (饼状图),图和故事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,把世界上几种老虎的数目,比例,主角小老虎的体重的前后对比,和老虎爸爸的同期对比等解释得一目了然。读完,儿子喜欢上那只懂事的小老虎了,也说得出各种图表是怎么看的,各有什么特点。我非常欣赏这本,或这样的好书。
还有两次,儿子拿回来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的图书传记,我和他一起读了。这两本书很简单,对两个伟人做了孩子能理解的简单介绍,并用几页图画和解说告诉孩子们他们为美国人做了什么,所以后人要纪念他们。我不会期待一个6岁的孩子能看两本图书就记得人家国家的历史,但相信就此帮助儿子打开了学美国历史(在中国就是中学才学的世界历史)的一扇窗,因为他知道了林肯呼吁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并废除了奴隶制,而马丁路德金则不遗余力地争取种族平等,为黑人争取平等的地位和待遇。到后来儿子不是还读了奥巴马吗?短短俩月,儿子对美国平等自由发展的三步曲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。
有一些书是系列故事,比方Clifford, American's biggest,reddest, most-loved dog (克里佛,美国最大,最红,最为人所爱的狗狗)系列,用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只可爱的大狗的形象,它有礼貌,乐于助人,活力四射,但有时侯憨憨地做些傻事。故事有描述它的学校生活,各种假日,外出旅游,朋友交往,等等,其实就是一个小学生的生活。这些书的特点都是用孩子们喜爱的角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他们。儿子总是一边读一边开心地笑,恨不得他也有一只Clifford做朋友。
还有一类书是附有VCD的,这样的书对刚到美国,要提高听力和口语的儿子来说再合适不过。因为故事非常有趣,儿子有极大的兴趣反复听(根本不用大人催促),大概三四天他就能全部背下来,语音语调语速和VCD的惟妙惟俏。其实一开始他先把故事意思听懂了,有些单词或短语则囫囵吞枣人云亦云的,这时正好把书摊开来,用指头一边指着一边念(背),不行再给他指点一下,慢慢他又能多读通一本书,多认识好些字了。
前两天,儿子拿回来一个阅读活动的奖励:一张Pizza Hut的免费批萨券。昨天又开始另一种阅读奖励了:读够6小时可以得到某个主题公园的免费门票。看来,儿子靠读书很快就不用靠我们养了......
记于2008年12月18日
最高华氏31度,最低7度(最高摄氏0度,最低零下14度),现在很阳光,也不冷(难道我真的适应这里的天气了?)但天气预报说有雪。等着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