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国安家(2)- 把休闲进行到底
- Diana Lai
- Jan 8, 2009
- 2 min read
2009-01-08 01:22:25
说说“衣”。
在国内时常买衣服名为“减压”,衣服鞋子多得在收拾行李时为难。爱买衣饰估计是潜意识的毛病,因为小时候没啥新衣服穿,总是象只丑小鸭。借着这个重新开始,我决定要过简单生活,不买锦上添花的,只买雪中送炭的,反正美国人都以穿休闲为主,不会只敬罗衫不敬人(当咨询顾问,律师什么的职场需要另当别论)。 芝加哥又名“风城”(Windy City),9月是夏天的尾巴,10月起就开始有寒意了,说不定哪天就会下起雪来,冬天一直能长到四月去。到芝城后的前几天,天气非常地好,有一天甚至有摄氏30多度,那个周末(8月30,31日)可能是这个夏天最高温的日子。那两天我常后悔随身行李里只有两件短袖T恤,脚上只有一双Puma运动鞋,不断有去买吊带衫的冲动。最后不顾几十双鞋正在海运路上,买了一双蓝色的沙摊布凉鞋,才把双脚从运动鞋中解放出来。 天气变化很大,9月3号有台风到,早上带儿子到海(其实是湖,但和海没啥区别,除了水是淡的)边沙滩去玩时就感觉到天气的剧变。风城果然并非浪得虚名,大风把我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,吹得沙子象烟雾一样高高扬起。两件长袖也抵挡不住阵阵凉意。半小时后终于不敌寒冷打道回府。4号大雨滂沱,出去一趟湿一身,这会又恨不得奔出去买棉袄。(厚一点的衣服也还没运到) 因为住公寓,基本上衣服要拿到自助洗衣房,用智能卡启动洗衣和干衣机完成任务。每一缸衣服,洗或干,要1美元。在这过程里,你可以上下楼,但起码要三个来回-送衣服来,把洗好的换到干衣机去,取衣服回。也可以坐在那边等边看图书角的书或和别人闲聊。感叹美国人浪费资源,大好的阳光不让晒衣服,什么都自动化,可惜就没有发明有阳光味道喷射的干衣机。 孩子爹的公司怪有趣,一般星期一到四穿business smart(衬衫和西裤,或不太随便的休闲裤),星期五穿牛仔裤是共识,但他们总裁一有什么喜事,比如业绩进展破纪录啦,喜欢的球队赢啦,就会发邮件通知大家第二天可以穿牛仔裤。可见美国人是多么热爱休闲衣饰。 街上看到的行人大多也是休闲打扮为主,棉质柔软的质地是主流,长长短短,形形色色,远没有我在巴黎或俄罗斯看到的人衣着优雅而有品位,但重在”我舒服,你管不着“。 最终我既没买吊带衫也没买棉袄,轮着穿那几件T恤和运动外套,坚持一下,空运的衣服就会到了。简单生活我应该可以做到,正好把休闲进行到底。 欢迎引用Diana的博客,请保留本博客链接:http://deskbylakemichigan.blog.163.com 记于2008年9月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