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国安家(4)- 朝沐湖光夜观星
- Diana Lai
- Jan 8, 2009
- 4 min read
2009-01-08 14:20:29
说说“住”了。
在一个新城市落脚,住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环。这个租期为一个月的公寓座落在芝加哥的市区林肯公园区,窗外是绿树葱茏的林肯公园和碧蓝的密西根湖,从客厅,主人房,厨房甚至厕所都可以把湖光天色一览无余。儿子的房间朝西,面对23楼下面的一片开阔的形态各异的小楼-那些是典型的美式居停;town house and single family house,还有一个有哥特式尖顶的教堂。阳光在不同的时段分别透过百叶窗或直接射入房间里,温暖和有香味的房间显得那样得安静而舒服。下雨时云层的厚重,湖面的苍茫,天晴时白帆远行的浪漫,百鸽齐飞的动感,因时差早起发现的朝霞,一夜不灭的繁灯,静谧夜空的星星,都那么让人心旷神奇。更说不尽在楼下草坪和儿子发现的野趣:
从家跨越三个草坪和一道天桥就可以到达密西根湖边,不过几分钟的路程。在草坪上你可以随时看到机警的小野兔,悠闲的小松鼠和笨笨的胖野鹅。野鹅们经常是成群结队的,不太怕人,但你靠得太近也会躲开。儿子高兴地拾了根树枝作牧鹅少年状,还和小松鼠抓迷藏,把它们追得上窜下跳。城市里长大的孩子,哪里有过这样的乐趣呢?可在芝加哥,将要安家的繁华城市里,难能可贵地保持着繁华和自然的完美平衡。
密西根湖边有一湾细腻的沙滩,不知是否人造的,但无疑,这里是芝城人民的休闲胜地。下班后,沿着沙滩或湖滨大道骑自行车的,踩滑板的人络绎不绝;在沙滩上晒太阳的,打沙滩排球的,抛飞碟的,不亦乐乎。这里的人们太爱户外了!因为夏天短,且美好而热烈,人们需得以百倍的热情回应大自然的呼唤。
住的标尺已然竖立了。我们就以现在的公寓为蓝图寻找长期落脚点。迁居美国前,我们在6月份来过一趟,了解了近郊和市区的几个地方。许多人选择住在近郊,坐火车到市中心上班,因为近郊安静,宽敞,安全,学区好,甚至生活成本也低一点,诸多好处。可是第一年,一到埠马上要安顿下来,儿子要上学,老公要上班,我们暂时没有车也还不熟悉情况,选择在市区交通便利,生活方便,学校良好的林肯公园区是最合适的做法。
对当地人生活的了解随着找房看房的过程一点点积累起来了。因为是在市区,很少新的town house and single family house (中文相当于连体别墅和单门独院的别墅),所以看了许多都是很有怀旧感的,美国人喜欢买有历史的房子,他们喜欢自己动手把老房子改变成梦想家园。对于在国内住惯了新楼,现在又只是租房子的我们来说一时不好接受。在这类房子里有一幢非常吸引我的,主人是位老太太。没到她家门口就喜欢上那条街了,砖红色的围墙里围着28套连体别墅,有点象中国的一个园林小区(美国不流行小区的,满街满眼看到的左邻右舍全是不同风格的门脸)。围墙上花红草绿,结了青青苹果的树从围墙里向外探出头来。进了“小区”,曲径通幽,蔷薇盛开,有稚儿在拍皮球,既有可以和邻居会面的小花园又有各自为政的空间。进了老太太的门一看,这里应该是要长期居住的人的理想住处:虽然旧一点,但家的温馨气氛非常突出,楼下有客厅,饭厅,厨房和一个洗手间,楼上有2个卧室和1个洗手间,二楼走廊的屋顶可以拉开,拉开是架梯子,豁然通往屋顶小阁楼,是孩子玩乐的天堂。还有布置得干爽舒适的地下室书房,连着一个大大的储物间和洗衣间,客厅后门出去是个小院子,种着两棵石榴树,放着一些盆花。老太太说孙子孙女来玩时,她会把塑料游泳池放在这里,很不错的一个空间。老太太还骄傲地带我们去看了属于她的车库-在这寸土寸金的市区,真的很宝贵。虽然这里很好,但属于比较深入的住宅区,要走出去挺远才找得到超市和车站,于是我们放弃了。
最后我们选择了现在这套高层公寓,比较接近原来在国内的居住习惯(以后搬到近郊再尝试别墅好了)。楼下有24小时的门卫,地下有车库,维修找管理处;学校,公车站,超市等都在几分钟的路程内,方便极了。附近更有一个硕大的花园,入冬前鲜花盛开;一个林中小池塘,我们遇到过新人在那拍结婚照,和一个儿童游乐场。令我们格外欣喜的是,这套房子和原来的公寓2313一样,有着两面墙的落地玻璃窗,面对着林肯公园和密西根湖,我们可以继续享受朝沐湖光日观星的生活!
9月底,我们搬进了新家。Home, sweet home! 我们在这个新城市有个一个温暖的窝。
欢迎引用Diana的博客,请保留本博客链接:http://deskbylakemichigan.blog.163.com
记于2008年9月
Commentaires